上周,头两个交易日,日元兑美元创下2014年11月以来最大两日跌幅,第四个交易日,亚市尾盘,美元兑日元破105关口,刷新6月24日以来新高105.37。日元就此进入贬值通道了吗?
数据显示,上半年,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14.1%、兑人民币大涨15%;6月24日,英国公投日,日元兑美元一度逼近99关口。7月份前6个交易日,依然小幅升值。在最主要经济体货币中,日元的表现无疑最强势。
从日本经济基本面看,日元无升值基础。但是,放宽视角,日元存在升值利好。
今年以来,全球大类资产品类总体呈反弹态势,且传统投资品比翼双飞,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齐涨:一方面,商品反弹、股市反弹;另一方面,债券类资产频创历史新高。
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之间传统的跷跷板效应不再,携手共进,原因在于:一、钱太多。这是全球央行多年持续宽松的直接后果;二、全球经济需求端修复疲软;三、信用美元体系自救。主要表现在,去年年底以来,能源类商品供给侧改革,美元指数下跌。
信用美元体系中,美元、欧元、日元三大国际货币,利益捆绑现象严重,美元是“道”,欧元和日元是“术”。一旦美元贬值,欧元区问题优先,日元只能被动地大幅升值,再次沦为避险货币。
日本政府自然着急,但是有苦说不出。2012年安倍经济学推出以来,美元和欧元已经容忍日元两轮大幅贬值。但是,四年下来,通缩还是那个通缩,货币政策边际递减效应明显。尽管日本央行推出负利率政策,但是日元持续升值,日本政府只能一边向外汇市场进行喊话,一边蓄积日元贬值势能。
日元贬值是否能得到支持?这是肯定的。基于对全球系统性风险的控制,信用美元体系的最佳状态是,美元在一个区间波动,全球汇率形成一个相对稳态。因此,美元不可能过度贬值。
下一篇:西班牙移民有哪些教育福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