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澳臻移民>奖学金的发放规则

奖学金的发放规则

2021-05-21 23:08:59    1 次   作者:admin   在线咨询

奖学金主要看3个方面:

1.个人的NB程度,文章最重要,我把我接触到的拿奖形势总结如下:

文章最重要,不过不是有文章就NB,垃圾文章多的是,可以说的一点是,如果不是被SCI,EI检索的文章,有了和没有一样,只有能被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检索到的文章才有申请的价值,换句话说,检索不到的文章,你可以说你有10000篇,谁信呢??

1)如果是理科,发SCI相对容易,如果能有4,5篇文章,所有文章的影响因子之和>8或10,即每篇文章大约在2左右,恭喜,尽管申请牛津剑桥,ORS也好,DHPA也好,必拿无疑,想想也是,国内毕业标准最高的应该是中科院,要求一篇SCI,>0.5即可毕业,8或10在国内什么概念呢,一般重点大学可以评上教授(单从文章方面),这样的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同类人中属于顶级大牛,标准方差50倍德尔它以外的大牛,这种大牛申请时不需要PS或者其他什么东东,我认为给个REFERENCE就可以震倒一拨人.

这样的大牛不是没有,原来提过,清华2年前一工科小子(注意是工科),本科一普通学校(大概120左右)化工系第一名保送到清华建筑什么方向,在3年硕士发了13篇SCI,10篇第一作者,影响因子40多,在清华可以评上教授了,拿到了剑桥的GATES奖学金,这个奖学金全世界一年发7个,中国一般是2个左右,结果拒了剑桥,投奔了MIT.

一般如果能有1-2篇文章,好的文章能有2.0左右的IF的话,就可以尝试牛津剑桥的全奖,这些人也是牛津剑桥全奖的主力.

如果IF<1的话,看运气吧,这样的实力基本就很平平了,如果老板牛点全奖也没问题.

2)如果是工科,有个5篇EI的话奖学金的概率非常大,再往后还是得指望运气

2.老板的牛B程度,个人牛不牛虽然重要,还不是很重要,老板NB的话,申请ORS,DHPA什么的就没差错,举个例子,牛津和剑桥的化学系,欧洲第一第二的化学系,大概系里有100个老板,每个老板一年平均招3到4个学生,就是300到400人,ORS的名额落到这样的系里大概是一年20个(最多20个),也就是说5个老板能摊上一个名额,除非你是那种上面讨论的顶尖牛人,如果不给你连别的老板都看不过去了,不然给谁不给谁纯粹看老板,谁有本事拿就给谁,一般象这样的系主任每年至少要1到2个ORS名额,剩下的必然是狼多肉少,表现更为明显的就是DHPA,这个来源比较复杂,就先不说了,名额最多的是牛津,11个,剑桥10个,这个奖学金从最初(当然最初并不叫DHPA)就是发给老板的,老板谁有本事拿谁拿,然后他可以决定给他的任何一个学生.不过话说回来:那300到400人并不是人人都需要ORS,而且这样的评奖方式正在改革

3.看系里奖学金的发放规则,可以告诉大家一点内幕:

并非所有的奖学金都是看实力来评的

还是上面的例子,牛津剑桥的某些系,NB老板成把抓,个个都是大牛,那样小老板永无出头之日,所以奖学金就没法评,即使同一专业,方向不一样,发文章的难易程度不一样,不好量化,找好采取折中方案,就是系里每个组挨着轮,今年给你,明年给他,什么时候轮到你老板了,可能就给你了,所以大家申请前先问老板自己的水平能不能拿到奖学金,这个时候老板的回信很重要,如果他很想要你,就会告诉你,他会帮你尽力争取,估计问题不大云云,其实这个时候他完全清楚今年他的组里有没有钱,如果只是客套的告诉你,希望或者推荐你申请ORS,他会支持你,估计这样多半是套话,有力当无力吧,要么你真的很NB,要么运气垂青你,不然基本没什么希望.其实那些钱给谁我觉得,象现在这个时候基本定下来了,昨天去老板办公室,看见一个黑板,上面写着: EPSRC:XXX, EPSC:XXX,就是说老板都把钱分完了,不过没看到中国人名字,估计是老板看我成天不干活,对中国人彻底失去信心了。

标签: 本篇文章没有tag